分享好友 商圈首页 商圈分类 切换频道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

房企找准定位,成本与采购的对标才有意义!

楼主 jiansu015

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,在上世纪90年代与企业再造、战略联盟齐名的三大管理方法,有利于企业不断认识自我、完善自我、超越自我,不断深入查找和分析自身不足,达到节支增效、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路径。


对标,是一种在已知条件下,快速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管理提升方式!但如果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没有清醒认识,盲目的对标就是一种身体的勤奋。


房地产企业的对标,总结来说主要是3个层面:


经营模式对标(包含组织架构对标)


成本指标对标


材料价格对标


01


经营模式对标


学的是表象还是学的是内核?


典型代表企业便是万科。


对标索尼,那是因为早期只能在郊区拿地,通过打造万科物业的金字招牌提升销售卖点。


对标帕尔迪,那是因为万科要全国化发展,需要学习帕尔迪的客户细分,从而打造不同产品线。


对标美国霍顿,那是为了采取集分权的管理模式,提升企业管理效率。


对标汇丰银行,那是因为万科已经成为超级航母,业务线众多,万科变成了一家投资集团。


对标美的,那是因为房地产利润越来越薄,学习制造业的精益生产。


当前,万科对标日本大和房建,那是因为进入房地产下半场探索第二增长曲线。


当然,除了万科,国内其他房企也特别擅长对标提升。


自2010年以后,房地产迎来高速发展期,碧桂园成为诸多房企纷纷效仿学习的榜样。


在这个阶段学习碧桂园经营模式的房企,诞生了不少黑马企业,比如中梁地产、阳光城、中南置地、新力等。


只是这些房企采取的策略相对比较简单粗暴,直接从碧桂园挖人。通过挖职业经理人乃至一个团队过来,往往也会带来企业组织架构的变化,实现经营目标的达成。


毕竟,每一个房企的基因不同,抗风险的能力也不同。很多房企在“三道红线”之后,纷纷出现资金链紧张,暴雷风险显现。这就是学习到了碧桂园的招式,而碧桂园的内涵,支撑稳健高速运转的体系,没有学到位,最终出现市场变化时,才发现还缺胳膊少腿。


相比于万科,每一次的对标学习目的很明确,都是围绕企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的问题展开,都是要解决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,而这个问题并不是直接照搬,而是通过学习提升内生的一种能力。


02


成本指标对标


同定位项目找关键指标差距


房企发起成本指标对标,主要是围绕同定位项目的建安成本对标,颗粒度相对较细。



一个是目标成本制定的合理性问题,通过同定位项目的对标找到自身可优化的点。


结构性成本,无法形成有效的溢价,却是成本投放较多的地方,严控结构性成本对成本管控极度重要。敏感性成本对标,将成本投放到业主看得见的地方,做到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精”。


二个是成本关键指标差异反向看自身设计、工艺、产品配置的不足点,从而优化改进。


比如,某毛坯项目与周边竞品做了对标,屋面、楼地面、内墙、顶棚构造做法与周边楼盘差异不大,主要为防水差异,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周边项目做法对防水进行优化后,节约成本800余万元。



03


材料价格对标


关键还是考验招采人员的专业水平


材料价格对标也是各房企间对标频次最高的,通常表现在用了什么品牌、采购价格怎样、付款方式如何、招标方式怎样、供应商管理手段等。


其实,每一家房企的产品体系、采购规模、付款方式、管理风格都不一样,采购价格对标的参考意义越来越小了。


但为什么成本采购又热衷于材料价格对标呢?


一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工作,方便自己上一级领导快速决策。企业内部决策时,采购人经常要做证明题——“为什么这个品牌可以入围,那个品牌不能入围?”


二是为了应对审计,避免公司认为有采购猫腻,无法有效自证清白。


三是了解一下对标企业在成本采购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,看能否借鉴,更好的促进工作。



抖音上来自慕斯、欧派家居、马可波罗瓷砖被实名举报


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,2021年以来也有很多大的品牌材料商翻车,被自家的代理商爆出产品作假、偷税漏税、虚假宣传等。


过去,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品牌被哪些大型房企所使用,但如今仅依靠某家房企使用了哪些大品牌就能实现优质优价,恐怕也挺难的,越来越考验招采人员的专业水平。


坑太多,还需要从自身适配角度出发!


专业化、精细化,采购人逃不了的研究课题!否则,人工智能时代或者说采购谁都可以干,而要干好,真得要专业化、精细化。


结语


当前的房地产进入深水区,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了!原则上来说,所有的房企都是同一起跑线。


规模大的民营房企优势逐步被削弱,拥有国央企身份的房企也不见得独占市场,房企间更重要是彼此找到生活空间以及活下去的发展定位。


对标管理的这一方法论没有问题,核心的关键是要清楚自己将要去向何方!比如成本对标,并非成本越低越好,这需要企业也具备相应的配套能力作为支撑。比如材料价格对标,并非越低越好,你得审视自己是否具备驾驭供应商的管理能力。
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客服